國際上已有許多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場安全營運之案例,至2015年止全球營運中的處置場並計78處分屬35個國家,顯見在技術上並無困難。而低放處置場又可依場址特性有不同之設計概念,以下針對進地表處置的日本,以及深層地層處置的瑞典進行技術案例進行概述,而世界主要先進核能國家之低放處置彙整概況說明如表1所示。
一、近地表處置設施-日本
日本六所村(Rokkaisho)位在青森縣,為日本第一座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設施,採用淺地層處置窖設計型式,於1992年由日本原燃(Japan Nuclear Fuel Limited, JNFL)負責營運。六所村的處置設施分為2區,2個處置設施之設計處置量皆為4萬立方公尺,處置設施如圖1所示。
圖1 六所村處置設施
二、中深度處置設施-瑞典
瑞典SFR-1從1983年開始興建,於1988年開始進行營運,處置場建於地底下約60m深之結晶岩層中,岩層上方受波羅的海海水覆蓋約6m,場址之設計處置量為6.3萬立方公尺,岩石開挖量約為40萬立方公尺。SFR-1目前之立體布置,其中包括連絡隧道、4個處置坑道與1個筒倉(silo)之地下配置。在營運時係以連接港口之2座海底隧道進行運輸工作。為適應不同類型的容器,並提供足夠的保護措施,處置場內各個坑道或筒倉採用不同的設計,以處置不同劑量率類型的廢棄物,處置設施配置如圖2所示。
圖2 SFR-1處置設施連絡隧道、處置坑道與筒倉之地下配置
表1世界主要先進核能國家之低放處置彙整概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