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10月24日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111年10月24日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將於10月24日到10月28日間,用5天繞行臺灣並在各縣市站點辦理20場科學市集,全臺各地的學童除了可以在火車上體驗各種科學實驗活動外,在火車進站前後,也可以在車站體驗各項有趣的科學活動,希望全臺學童不分城鄉,都能透過生動活潑的方式,體驗生活中的科技應用。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高中生學以致用,傳承科學精神

今年車廂內全新的科學實驗則由臺南第一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以及新加入的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學之年輕學子共同設計,並於環島5日內為上車學童提供全程演示講解服務。此外,列車於停靠時,來自全臺各縣市22所高中學生亦接力上車演示科學實驗,將課堂上的物理化學知識學以致用,傳承科學精神給新一代學子。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邀請偏鄉、非山非市學童參與,規劃一日科普體驗活動

今年的列車除行經東西部幹線之外,也深入內灣及集集支線辦理站點活動,安排偏鄉學生搭乘列車並順訪教育部所屬五大科學館所,讓半日的科普站點活動延伸成為一日體驗活動。本次活動廣邀70逾所偏鄉學校參與,共高達1,300位學童踴躍參加。

台電與清大合作首屆科學園遊會(內灣車站)

列車開往內灣車站 科學園遊會,只要至《台電_核廢練習生》展位完成體驗活動,蒐集指定印章,即可至兌換限量紀念品!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關卡1:低放哪來聽我說

低放射性廢棄物的主要來源為核能發電,但其他像是醫院的輻射醫療、農業、工業或學術研究的放射性物質運用也都會產生!
核能電廠產生的低放廢棄物多為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用過手套、工作服、廢紙、廢樹脂、濃縮廢液及更換零組件等等~
而它的三種處理方式,分別為焚化、壓縮、固化等,經上述方式來壓縮減容,再裝到55加侖桶來密封,經過輻射檢測作業後,即可送至低放射性廢棄物倉庫暫時貯存(其他廢棄物如廢油、玻璃、燈泡燈管及水泥塊,則直接封裝於廢料桶)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關卡2:層層障壁疊疊樂

歡迎來到第2關,這個關卡主要接續低放後續的處置方式,台灣參照國際經驗,目前正在尋找低放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址(已有兩處候選場址:台東達仁、金門烏坵),並且規劃使用技術成熟的坑道處置方式,以多重障壁層層隔絕外界,保護環境也保護你我的健康唷!
而處置坑道利用多重障壁層層保護的方式,由外到內分別為第1層天然岩層>>第2層混凝土壁體>>第3層回填材料>>第4層處置窖並灌注填充材料>>第5層則是盛裝容器(55加侖桶)。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活動

接下來,桌上有多重障壁的模型,請您協助我,將多重障壁的設計,堆疊起來~讓我們來看看您是否已經有多重障壁的處置概念了呢~

重現野生捕捉彩繪列車活動

睽違兩年,科普彩繪列車再度於全臺各地城鄉遍野現蹤,本次列車全面升級以全車車體彩繪包膜,融合科技元素、各縣市的著名景點以及可愛的Q博士,讓全國民眾都可以一瞥它的風采。自111年10月8日至11月7日止,不論是火車迷或是剛好目睹的民眾,只要拿出手機拍下它、捕捉它,上傳至粉絲團官網(https://reurl.cc/ERO7Da),就可以有機會抽中限量的Q博士小夜燈!

 

參考文章: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