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 22日本關西電力公司概要說明大飯核電廠除役計畫內容

2018年11月 22日本關西電力公司概要說明大飯核電廠除役計畫內容

日本關西(Kansai)電力公司位於福井縣的大飯(Ohi)核電廠1、2號機於1979年開始商轉,為裝置容量 1175MWe壓水式核電廠,2011年福島事故過後停止運轉至今,關西電力公司已決定不申請起動,並將除役計畫送核能管制單位及經濟產業省,同時也通知福井縣相關政府單位。

大飯電廠為日本唯一採用冰冷凝式(ice-condenser)緊急冷卻系統機組,為將冰塊安裝於圍阻體周圍,於事故時可迅速冷凝反應爐降壓時所排放之蒸汽,而圍阻體尺寸也因這種設計必須較大,關西電力表示為將機組安全系統設計提升至符合標準,約需花費73億美金。根據大飯電廠除役計畫,約需花30年並分4個階段進行除役工作,第一階段約8年,針對反應爐拆除進行準備工作,例如移除燃料及全廠輻射特性調查,要移除包含1號機有76束未使用燃料及323束已使用燃料,而2號機有140束未使用燃料及306束已使用燃料。

第二階段約花費10年時間進行反應爐周圍設備拆除。第三階段規劃6年時間進行反應爐本體拆除。第四階段則規劃3年時間將其他剩餘廠房拆除及進行土地復原。估計2部機除役過程所產生廢棄物,約400桶高階放射性廢棄物、2,850桶低階放射性廢棄物、20,240桶低低階放射性廢棄物及13,200桶一般廢棄物。

2015年中,經濟產業省以及資源能源廳修改了有關電力業相關法條,電力公司將可以以10年為一期計算除役所需費用,而非以往必須提出完整費用,這也鼓勵業者將較舊或較小機組進行除役,於福島事故過後,日本已經有9部機組著手進行除役準備工作。

(World Nuclear News,2018/11/22 ,” Kansai outlines plans for dismantling Ohi un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