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 德國菲利普斯堡核電廠2號機終止運轉

2020年02月 德國菲利普斯堡核電廠2號機終止運轉

德國菲利普斯堡(Philippsburg)核電廠 2 號機組已在去(2019)年的最後一天熄燈,整個國家僅剩 6 座核電機組在運轉中,由於德國在 2011 年福島事故後決定在 2022 年關閉境內所有的核電廠,剩餘的機組也將陸續於期限內關閉,以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菲利普斯堡 2 號機自 1985 年 4 月開始商轉以來,每年生產約 100 億度的電力,在運轉期間則累積生產了 3,550 億度的電力,這約占了巴登符騰堡州(該座核電廠所在地,位在德國西南部)1/6 的電力需求,該部機組的整個除役過程約需要 10至 15 年的時間。負責菲利普斯堡與內卡維斯特海姆(Neckarwestheim) 核電廠營運的安能集團(EnBW,也稱巴登符騰堡州能源公司),目前已提交菲利普斯堡 2 號機與內卡韋斯特海姆 2 號機的拆除申請,兩座核電廠的 1 號機以及奧布里格海姆(Obrigheim)核電廠均已停止發電,並進行拆除作業中。由於德國也計畫廢除使用燃煤發電,在 2022 年底關閉境內所有的核電廠將給國家電力與實現氣候目標帶來麻煩,因為德國在未來的 20 年內必須找尋其他替代能源來取代該國超過 40%(燃煤占了超過30%,剩下的核電則占了 10%)的電力。

德國廢核的結果

最近德國有幾位知名的工業家呼籲政府應延長核電的使用年限,福斯汽車(Volkswagen) 的總裁迪斯(Herbert Diess)就是其中一位。迪斯在去年 6 月時就告訴德國《每日鏡報》:「如果我們真的重視氣候變遷這個議題,就應該延長核電廠的運轉期限。」「到 2038 年才關閉德國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廠『已經太晚』了,我們應該先關閉的是燃煤發電廠,不是核能發電廠。」德國《世界報》也在去年 8 月的社論中表示,要確保德國在歐洲能源與氣候政策前段班的位置,德國必須對所有的低碳能源科技,包含核能,存有開放面對的心態,至少是為了我們可預見的將來。

左:德國菲利普斯堡核電廠(圖片來源:EnBW)右:2 號機組 (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不過,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發言人賽伯特(Steffen Seibert)在去年 12 月重申「政府廢核政策不變」。美國全國經濟研究院(National Bureau for Economic Research,NBER)在去年底發布了一篇論文,3 位來自美國頂尖大學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及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經濟學家在這篇論文中檢視了「福島事故後德國關閉近一半的核電廠所帶來的影響。」這項名為《德國廢核的私人成本與外部成 本(The Private and External Costs of Germany’s Nuclear Phase-out)》的研究還發現,德國的電價也因為廢核政策而較高,導致大多數電力生產者獲得的利
潤也因此增加,但卻對德國的電力消費者課了額外的稅金。

「對於決策者與學者來說,向有投票權的公民傳達『氣候變遷與空氣污染』對於『核災風險與廢棄物處置』的相對成本(即替兩者進行優劣比較)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大眾對曝露在空氣污染下對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的認知規模卻非常有限。」該篇論文的作者也計算出,德國廢核所產生的電力缺口主要還是由燃煤發電與進口電力來取代。

論文中還提到,廢核的行為造成了死亡率上升,每年有 1,100 多人因空氣污染而死亡,這些死亡可歸咎於德國占主導地位的燃煤發電,正取代逐漸蕭條的核能發電,導致當地的空氣污染增加了 12%。增加這樣程度的空污,德國每年就必須付出相當於 80.7 億美元的代價,占整個逐步廢核所產生的社會成本(120 億美元)超過 7 成;整個逐步廢核的成本也超過任何的收益,該篇論文的作者統計出逐步廢核收益每年僅 20 億美元,主要是來自不需要管理放射性廢棄物以及避免核子事故發生所產生的成本,遠小於 120 億美元這個金額。另外,逐步廢核也會對氣候變遷產生破壞作用,該篇論文的作者估計,核電機組的關閉已導致德國每年多排放了 3,630 萬噸的二氧化碳,耗資 18 億美元,與保留核電廠繼續運轉相比多增加了 13% 的排放量。作者群指出,德國再生能源的增加還導致了相當於 76 億美元的空污損失以及13 億美元的氣候損失。

資料來源:
1. Nuclear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Germany shuts down Philippsburg 2.” January 06, 2020.
2. World Nuclear News. “US study estimates costs of German nuclear phase-out.” January 03, 2020.
3. Bloomberg Opinion. “Germany Is Wrong About Nuclear Power.” June 04, 2019.